Views2024-11-01T16:48:46+08:00
1612, 2023

橫琴世界灣區論壇|胡偉星:大灣區是世界級製造業基地,具有強大輻射能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田靜 發佈時間:2023-12-1412月13日,第二屆中國(澳門)國際高品質消費博覽會暨橫琴世界灣區論壇(簡稱:第二屆高品會暨世界灣區論壇)在橫琴開幕,主題是“共創繁榮:世界級灣區引領開放型經濟”。“粵港澳大灣區具有‘一國兩制’特點,這意味著大灣區城市之間的協作機制、聯動機制是與其他世界灣區不同,為多樣性合作帶來很大的發揮空間,可以彌補兩地的不足,創造鮮活的合作成果。”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兼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主任胡偉星在圓桌對話環節上表示。在胡偉星看來,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其他灣區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其聚集了除採礦業以外的所有供應鏈門類,是世界級製造業基地,且具有強大的輻射能力。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完善基礎設施和交通網絡,形成了世界上最高效的服務系統。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灣區中土地面積是最大的、人口最多的,其體量大,發展速度快,早晚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強項在於製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和服務鏈,紐約灣區強在金融,三藩市強在科技創新。”胡偉星表示,可以向紐約灣區學習如何發展資本市場,借助國際資本把粵港澳大灣區做大做強。在科技創新方面也可以向三藩市灣區學習,粵港澳大灣區現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走創新引領道路,就需要有更多的科研力量投入。胡偉星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除了插上金融和科技創新的翅膀外,還可以學習紐約灣區和三藩市灣區的國際影響力,這個目前還不具備。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之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胡偉星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澳門位於粵港澳大灣區西部,與珠海協同發展是必由之路。同時,澳門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過程中,可充分發揮國際鏈接能力,加大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同時,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澳門可以充分發揮與葡語國家緊密聯繫的優勢。第二屆高品會暨世界灣區論壇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指導,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外貿發展局、廣東省商務廳主辦,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特邀聯合主辦。

1810, 2023

胡偉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最大亮點何在?

來源:直新聞 作者: 發佈日期: 2021-09-06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5日發佈,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勾勒藍圖。 總體方案明確,合作區實施範圍為橫琴島“一線”和“二線”之間的海關監管區域,總面積約106平方公里。其中,橫琴與澳門特別行政區之間設為“一線”;橫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其他地區之間設為“二線”。方案包括6個部分29條內容。 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具有哪些影響和意義?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採訪了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 胡偉星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一國兩制”下的新實踐,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用、共管的運行新機制是很大的亮點。 “它強調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的這麼一個理念,以前從來沒聽說過特別行政區可以去共管對方管轄範圍內的事情。” [...]

1810, 2023

胡偉星:橫琴深度合作區的建立既存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兼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主任胡偉星教授日前接受澳門葡文報刊「句號報」(PONTO FINAL)採訪,著重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的情況並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發表了看法與建議。他指出,社會科學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是澳門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專門做大灣區研究的科研機構,該中心的重要性和優勢體現在具備跨學科學術資源、學術研究與政策諮詢相輔相成、是中外相關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等方面。他認為,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闡述了在毗鄰澳門的珠海橫琴島建設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總體規劃佈局,這對澳門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胡偉星表示,橫琴島與澳門隔水而望,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使它成為舉辦澳門和珠海跨境合作專案的理想場所。根據《方案》,橫琴將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澳門長遠發展的新動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視窗。橫琴在未來不僅可以成為澳門與大灣區以及世界其他地區溝通的橋樑,更能夠發揮促進澳門經濟復蘇的引擎作用。這將有利於提升澳門的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在大灣區的樞紐地位和促進珠江西岸的開發。胡偉星指出,澳門經濟主要依賴博彩業及相關的商業和旅遊活動,經濟結構比較脆弱。為了減小外部衝擊和降低世界市場需求下降的影響,澳門需進一步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為未來創造新的增長動力。大灣區毗鄰中國製造業生產中心集群,經濟活動活躍,貿易繁榮,資金和人才資源豐富,與珠海進一步融合發展是澳門的機遇,將令澳門受益匪淺。 橫琴粵澳深合區的發展將推動澳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與橫琴深度融合,為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等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為了創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澳門需要設計一個良好的法律體系來規範橫琴未來的發展。胡偉星強調,「如何利用好‘兩制’的優勢,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並讓其成為橫琴與澳門合作管理模式,將是澳門與內地面臨的一個挑戰。」因此,橫琴需要創新思維和創新制度來連接兩個系統,深度合作區是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發展的一次先進經驗。「將兩個政府的規則和機制整合到未來的一個經濟社會活動管理中,這是從未有過的,如果成功了,將是橫琴實行‘兩制’的一個成功典範。」 澳門與橫琴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如何吸引人才。胡偉星表示,橫琴未來將面臨金融、中醫藥、建築、高科技研究等領域以及海外人才的缺口。澳門應當與內地合作,創建規範的人才招引體制。例如,《方案》規定了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支持境內外投資者在跨境創業投資項目以及和投資相關的貿易行為中使用人民幣。然而,澳門現代金融的專業人才短缺,故澳門要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力度。另外,應學習深港合作的經驗,加強澳門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與內地的對接,對內地和澳門居民跨境旅行限制也應予以放寬。澳門的稅法也應適用於在橫琴的澳門公司工作的內地居民。此外,還需要一個更好的專業認證體系以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 橫琴深度合作區的建立既存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長遠來看,橫琴將促進各種經濟要素的跨境流動,創造新的產業和商業模式,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澳門經濟注入新動力,優化經濟結構,實現穩定、平衡、多元發展。 [...]

1810, 2023

胡偉星:香港要從施政層面實現有效治理

來源:中評社香港 作者:記者林艷 發佈時間:2022-06-30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特聘教授胡偉星日前出席由中評智庫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主辦的思想者論壇“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的回顧與展望”並發言表示,香港回歸二十五年來所取得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且多方面,不僅香港的繁榮穩定得到保持,還找到了自己發展方向和定位,香港的管治體制也終於有突破。在總結香港發展成就的同時,胡偉星也指出了在解決深層次矛盾、國家認同和治理問題上值得反思之處。他認為,重塑香港管治架構只完成了上半場,下半場應當要重點改造行政官僚體系,從施政層面上實現有效治理,否則就無法實現特區政府的高效善治。為此,他還就香港有效治理體系以及行政官僚系統改革給出了具體的建議。 回歸二十五年香港取得三大發展成就 胡偉星表示,回歸二十五年來,香港取得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且是多方面的。主要概況為三點:第一,過去25年香港的繁榮穩定得到保持。香港過去25年經歷了多次金融危機和社會危機,依然保持住她的繁榮穩定,保持著了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香港金融系統穩健、資本自由流動、人才資源豐富、法治環境良好,仍然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當然,這都得益於祖國的強有力支持,每當困難時刻香港都會得到中央政府和內地的大力,使香港能夠挺過難關,繼續前進。 第二,過去25年香港終於找到了自己發展方向和定位。胡偉星指出,香港經濟曾經是“亞洲四小龍”,靠著上個世紀70、80年代亞洲經濟起飛的帶動,崛起為亞洲的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樞紐。但是幾十年過去,地區和全球經濟環境早就時過境遷,香港的優勢不再,需要重新定位。過去25年香港有迷茫的時候,有悲觀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向何處行。最近十幾年,香港逐漸找到自己定位,這就是要背靠祖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香港才能保持自己發展的動力和可持續性。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出台後,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加速推進,香港與內地聯繫越來越緊密,公路鐵路網、通關設施更方便,香港與大灣區城市“一小時生活圈”初步形成,服務貿易自由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使“軟聯通”進一步深化,香港今後發展前景更美好。 第三,香港的管治體制終於有突破,政治上撥亂反正,香港開啟了良政善治新局面。胡偉星認為,2019年香港發生“修例風波”,這是回歸以來最嚴重挑戰。中央審時度勢,採取制定港區國安法和修改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等一系列舉措,止暴制亂,使香港局面得到控制,現在三個選舉完成,落實了愛國者治港,香港重回正軌。這項工作很了不起,香港經受了考驗,古人說祗有大亂才能達到大治。一個好的制度是無法設計安裝的,祗有經過風風雨雨才能脫穎而出。 三大問題值得反思:深層次矛盾、國家認同、治理問題 [...]

1810, 2023

胡偉星:在制度的銜接和政策的溝通以外, 人心和民心相通也非常重要

來源:經濟觀察網 作者:經濟觀察報 記者張銳 發佈日期:2022-09-27 9月26日,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在經濟觀察報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上表示,過去五年,大灣區的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包括交通網絡的建設、人員往來的便捷程度,還有人員和資金的流動量,以及貿易量等等。 “大灣區是中國境內最活躍、最有活力,經濟最旺盛發展的一個地區,但我們確實也有一些瓶頸,一些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胡偉星認為,大灣區的建設有很長的歷史背景,從珠三角、粵港澳合作到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最初的發展主要是靠市場力量,比如港澳企業搬到內地帶動兩地產業融合發展,這個過程到了2019年就步入了新發展階段,需要新的制度突破和創新,才能讓融合發展達到新的高度。 胡偉星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是“一國兩制”下的協調發展,雖然目前作出了很多突破和努力,但仍然還是不太夠,需要提升深層次的合作。他舉例稱,比如人員的流通,港澳的人員還不能說很自由的到內地工作,內地的人也還不能完全自由的到港澳,“還是有很多制度上的障礙”。 “橫琴方案、前海方案、南沙方案,雖然這些平台都搭起來了,但是真正的兩地的官員湊到一起,共商、共建、共管、共用其實都並不是那麼容易。”胡偉星說,除了兩地制度的銜接、政策的溝通以外,人心和民心相通也非常重要。他認為,後者的溝通、相通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胡偉星提及,過去五年,香港在經歷了不少波折事件之後,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落地等在制度方面的“改造和重組”,香港進入了新的發展歷程。但港澳年輕人對大灣區的認同感,以及是否願意到大灣區工作等問題,仍然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