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至15日,第21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大學舉行。會議以“數智時代公共管理變革:理論與實踐”為主題,彙聚了來自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數字技術時代下的公共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路徑。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研討會,並匯報了最新的研究進展。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主任胡偉星教授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數字技術為公共管理理論創新提供了全新視角,以數據驅動決策、算法優化服務、平臺整合資源為核心的治理體系正在形成。數智時代,公共管理既要積極擁抱新技術,也要守住公共利益底線,確保技術發展始終服務於民生福祉。此外,蘭州大學沙勇忠副校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嚴金明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郝雨凡教授和台灣東海大學陳秋政教授也出席了開幕式並致辭。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助理院長文博副教授在大會開幕式上作題為《數字政府系統設計如何影響行政負擔?——基於文獻案例的模糊集比較研究》的主旨報告,聚焦橫琴和澳門的案例展開探討,引發與會學者的廣泛討論。胡偉星院長和段聿舟博士後研究員在平行論壇發表了題為《跨域治理:深合區政策外溢與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報告,展示了澳門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中心在跨域治理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重點回答了“橫琴深合區的政策外溢如何有效影響到澳門經濟多元”的問題。文博副教授和齊航助理教授在平行論壇發表了研究報告Are We Burdened the Same Way? The Effects of Administrative Burdens on Support for and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Programs Among Marginalized Groups,分享了其在公共管理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現了澳大學者在數智時代公共治理研究中的學術貢獻。
在大會閉幕式上,蘭州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何文盛將象徵會議承辦方的旗幟正式移交予胡偉星院長,標誌著下一屆研討會將由澳門大學承辦。
胡偉星院長在閉幕致辭中表示,本次研討會在蘭州大學的成功舉辦為博士生、碩士生及青年學者提供了寶貴的學術交流平臺。他指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公共管理交流平臺已經存在了21年,證明了它的價值與生命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將為華人社會的公共管理研究作出更大貢獻。他強調,學術研究需要代代傳承,並鼓勵青年學者繼續開拓創新。胡院長特別提到,澳門雖小但特色鮮明,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全球領先的經濟發展水平。他最後表示,澳門大學在新校園建設和學科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期待明年與各位專家學者在澳門相聚,共同推動公共管理學科的繁榮發展。
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自2005年創辦以來,已成為公共管理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術交流盛會之一。本屆會議圍繞人工智能、算法倫理和數字政府建設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為應對數智時代的公共治理挑戰提供了多元化的學術視角與實踐方案。
本文部分內容與圖片摘錄自鳳凰網原文:https://bit.ly/3G0Lr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