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前海2023年第一季度統計數據簡報

來源:深圳市前海管理局 經濟運行方面,據深圳市前海管理局2023年7月5日提供的政府信息公開答復書顯示, 2023年一季度, 前海合作區地區生產總值466.01億元, 增長15.4%;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12.64億元,增長1.9%,第三產業增加值353.36億元,增長20.3%。實際使用外資13.75億美元;其中實際使用港資11.85億美元。 人口數據方面,由於前海合作區擴區的新增片區涉及深圳南山區、寶安區的多個街道和多個社區,存在一個街道社區部分納入前海合作區的情況,政府網站公開信息中截至2023年7月尚未提供前海2023年第一季度人口相關數據。 [...]

By |2024-07-04T17:46:54+08:004 8 月, 2023|未分類|在〈深圳市前海2023年第一季度統計數據簡報〉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胡偉星教授做客長江日報雲端會客廳 分享交流粵港澳大灣區服務國家對外開放的先進經驗

來源:長江日報 日期:2023-5-18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粵港澳大灣區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貨幣、不同的關稅區,如何融合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得益於高度的協調能力,通過統籌發展完全可以把制度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豔華:加強中部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有利於形成開放聯動、創新聯動和市場聯動等內陸與沿海同頻發展的局面,更好提升我國區域產業分工水準,提升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 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外需增長放緩、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對國際貿易構成持續衝擊的背景下,廣東進出口規模仍排名全國省份第一,廣東為何能保持韌性?粵港澳大灣區的強勢發展是關鍵。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顯著成果,正成為世界觀察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近日,長江日報雲端會客廳邀請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和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豔華,分享交流粵港澳大灣區服務國家對外開放的先進經驗,並為武漢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提出建議。 廣東外貿出口一季度展現強大韌性 民營企業成為外貿的主體,占比接近60% 長江日報:今年一季度,廣東進出口規模達1.84萬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日益放大的情況下,為何廣東能保持強大韌性? [...]

By |2024-07-04T18:31:25+08:004 6 月, 2023|未分類|在〈胡偉星教授做客長江日報雲端會客廳 分享交流粵港澳大灣區服務國家對外開放的先進經驗〉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產業政策資訊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關於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貫徹落實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關於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貫徹落實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 來源: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 日期:2022-08-22 執委會各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貫徹落實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已經合作區執委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 2022年7月20日 (本文有刪減) [...]

By |2024-07-04T17:06:40+08:004 8 月, 2022|未分類|在〈產業政策資訊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關於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貫徹落實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