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日報 日期:2023-5-18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粵港澳大灣區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貨幣、不同的關稅區,如何融合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得益於高度的協調能力,通過統籌發展完全可以把制度的“劣勢”轉化為優勢。

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豔華:加強中部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有利於形成開放聯動、創新聯動和市場聯動等內陸與沿海同頻發展的局面,更好提升我國區域產業分工水準,提升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

今年以來,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外需增長放緩、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對國際貿易構成持續衝擊的背景下,廣東進出口規模仍排名全國省份第一,廣東為何能保持韌性?粵港澳大灣區的強勢發展是關鍵。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顯著成果,正成為世界觀察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近日,長江日報雲端會客廳邀請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和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豔華,分享交流粵港澳大灣區服務國家對外開放的先進經驗,並為武漢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提出建議。

廣東外貿出口一季度展現強大韌性 民營企業成為外貿的主體,占比接近60%

長江日報:今年一季度,廣東進出口規模達1.84萬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日益放大的情況下,為何廣東能保持強大韌性?

胡偉星:廣東是我國對外開放排頭兵,不僅開放時間早,深圳、廣州、珠海等城市有著完善的對外開放機制。另一方面,珠三角是我國製造業基地,並且充分融入了世界產業鏈,成為世界經濟體系中的一部分。所以當世界經濟開始恢復,廣東外貿增長也就非常強勁。

此外,廣東毗鄰港澳特別行政區,通過香港和澳門搭建的金融平臺、航運平臺等對外開放橋樑,廣東逐漸建立起了同國際接軌的貿易規則,使得廣東在對外開放中處在全國前列,保持了強勁出口韌性。

毛豔華:全球經濟增長受到多重危機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也遭遇嚴峻的外需減弱壓力。而作為我國貿易大省,外貿穩增長是廣東的頭等大事。廣東第一季度進出口貿易依然處於全國領先地位,主要是在出口方向保持比較好的增長。

為什麼出口能穩增長?主要是出口結構調整帶來的增長動力。首先是出口貿易的市場主體結構調整,大量民營企業成為外貿的主體,占比能夠達到接近60%。另一方面,開放的廣東經濟較早與全球規則體系接軌,近幾年貿易強國建設推動外貿轉型升級,一般貿易、跨境電商、保稅貿易等附加值比較高的貿易成為主要的方式。

另外,從對外貿易的市場結構來看,廣東抓住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機遇,並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跟發達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很難擴大的條件下,依靠毗鄰港澳的優勢,對新興市場例如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一步擴大了出口市場份額。

此外,在出口貿易的產品結構調整上,過去廣東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服裝、紡織、電子,而如今則是“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這是製造業進一步升級的體現,正好契合當前全球綠色轉型數位化轉型的趨勢,廣東抓住了機遇推動產品結構調整。

粵港澳大灣區有望超越世界一流灣區 未來突破制度障礙、實現協同發展是關鍵

長江日報:粵港澳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來建設,國際上沒有先例。從世界範圍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如何?

胡偉星:從灣區規模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在面積、人口總量上超過了紐約、三藩市和東京灣區,在產值上超過三藩市,接近並逐漸超過紐約和東京灣區,而且從發展潛力看,粵港澳大灣區今後一定能超越這些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貨幣、不同的關稅區,如何融合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得益於高度的協調能力,統籌協調發展可以讓貨物、資金、技術和人員自由流動,實現協同發展,一起把灣區做大做強。

毛豔華:我國對外開放40多年以來,從對外開放中發揮的作用看,不同區域是有不同分工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戰略定位,更加強調更好服務對外開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港澳的突出優勢,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對比之下,《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戰略定位,則更強調區域融合發展,提高經濟的集聚度、連通性。

由此可見,大灣區的優勢就是國際化,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與內地城市有很強的互補性。這兩點對新時期的對外開放是很重要的。

現在對外開放的重點是制度型開放,更多強調加強與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對接銜接。那麼大灣區恰恰就有這種優勢,澳門、香港規則跟國際接軌,大灣區可以作為探索國家高水準開放內容的重要平臺。

此外,大灣區的各個城市各具特色、承擔著不同職責,能夠形成良好的分工協作,這有助於大灣區未來實現世界級城市群、一流灣區的目標。

粵港澳大灣區是高水準開放的樣本 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分工、全球經濟治理

長江日報: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為什麼能夠為我國高水準開放提供樣本示範?它的發展如何體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特徵?

胡偉星:大灣區的發展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城市群的發展,在對外開放中它確實有它的特色,因為它的這些城市都有自身優勢。大灣區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是走在全國前列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樣本,值得其他地區借鑒學習。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每個城市分工合作做了規劃和展望。兩個特別行政區在對外開放上有天然的優勢,它們跟國際社會的聯繫千絲萬縷。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在高端服務業、航運、對外人才交流,以及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後勤服務都處於領先地位,這正是內地城市所需要的。而澳門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是中國走向葡語國家的交流平臺,是以中國文化為主、多元文化為輔的文化交流基地。

內地的幾個大灣區城市也都各有特色,比如深圳的高科技創新、製造業,強調發展科技科研中心;廣州是大灣區的中心城市,製造業強,綜合發展能力強,對外開放發展也日益深厚。大灣區的東岸是全國發展活力最高的地區之一,除了廣州、深圳,還有作為製造業基地的東莞;西岸從佛山一路下到珠海,也有很多企業,製造業非常活躍。通過大灣區這些城市之間形成的聯繫和分工,這個城市群可以協調發展,與世界經濟緊密聯繫。

毛豔華:作為高水準對外開放的中國式樣本,在新發展階段大灣區毫無疑問要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在改革開放初期,珠三角地區主要是立足於自身發展,發展外向型經濟。從珠三角到現在的粵港澳大灣區,更重要的使命在於代表國家走出去,參與國際分工、全球經濟治理。

作為創新高地,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國式樣本怎麼體現?一方面,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就需要依靠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改革,探索教育、文化、金融業多領域的開放。隨著中國逐漸走到國際舞臺的中心,講好中國模式、中國治理非常重要。例如,吸引海外知名大學來大灣區辦學;通過港澳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更好講好中國故事;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等等。目前橫琴、南沙、前海等,都在打造高水準開放的“門戶”,就是希望利用好大灣區國際化的元素,吸引更多國際組織分支機構來灣區。這些都是新時期我國對外開放很重要的元素。

另一方面,現在的高水準對外開放,更多強調服務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安全性,加強區域價值鏈合作。大灣區的貿易基礎條件比較好,可以跟東盟、日本、韓國探索構建區域產業鏈分工體系,更好拓展“一帶一路”沿線的貿易投資合作。

武漢可加深與大灣區出口通道合作 進一步與國際市場連通

長江日報:武漢如何從粵港澳大灣區獲得更多高水準開放的經驗?兩地未來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

胡偉星:武漢人才濟濟,商業氣氛非常濃厚,可以從“硬聯通”和“軟聯通”兩個方面獲得參考。在對外開放制度上,可對標大灣區政策和制度,比如“軌道上的大灣區”,打造一小時的生活圈,這是硬聯通。而軟聯通方面,可思考大灣區的制度創新,通過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與周邊城市、國內城市以及海外市場建立更好的聯繫,使生產要素可以進一步自由流通。

武漢有著雄厚的高校科研力量,而大灣區目前也正意識到自身在基礎科研方面的短板,積極在深圳、東莞、廣州等地佈局大科研機構、大設備、大裝置,這些都可以和武漢合作,推動基礎科研創新。另外,大灣區需要在內地有自己的發展縱深,需要部分產業向內地進一步轉移,兩地可以好好協商,達成合理的產業鏈分工,實現更緊密的經貿關係。

武漢是非常有實力、有潛力、有底蘊的城市,我相信武漢一定能發展出有自身特色的高水準對外開放樣本。

毛豔華:在新時代加快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中,武漢是內陸地區實現高水準開放的代表城市,要在內陸對外開放上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加強中部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有利於形成開放聯動、創新聯動和市場聯動等內陸與沿海同頻發展的局面,更好提升我國區域產業分工水準,提升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

對標聯動大灣區,武漢可以有更多的路徑。一方面,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建設吸引服務業、人才、外資的功能平臺,打造完善的對外開放通道。另一方面,在科技創新方面,粵港澳大灣區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視科技體制機制的創新;而武漢基礎研究非常強,雙方可以通過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等全方位的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構建全鏈條科技創新生態體系,聚焦汽車、積體電路和生命科學等多個新興領域,在“卡脖子”技術攻克、重點產業的核心技術研發加強合作。此外,我國跨境電商70%的出口經過華南地區走向世界各地,武漢可加深與大灣區在出口通道方面的合作,進一步與國際市場連通。
原文鏈接:http://news.cjn.cn/csqpd/wh_20004/202305/t4560671.htm